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)近日,中央第十五巡视组进驻陕西开展巡视,再次释放“巡视整改是严肃政治任务”的强烈信号。
巡视组组长李建明强调,要“正确认识监督,自觉接受监督”,省委书记赵一德更明确表示将“严肃认真抓好巡视整改”。随着巡视巡察常态化、纵深化发展,做实巡察“后半篇文章”已成为检验监督成效的关键战场。
然而,传统整改模式常面临三大痛点:
1、责任悬空:问题移交后跟踪乏力,易出现整改责任层层递减;
2、进度滞后:纸质台账流转低效,整改超期却难以及时预警;
3、 纸面整改:佐证材料零散混乱,难以验证整改真实性。
如何破局?数字巡察解决方案为整改装上“智慧引擎”
闭环管理:整改责任“一单清”,进度全程“可视化”
巡察结束即通过系统生成电子问题清单,一键推送至被巡察单位党委(党组)主体责任人及纪委监委、组织部等监督部门,破除“信息孤岛”。
系统自动建立“问题清单-任务清单-责任清单”联动台账,整改责任细化到岗到人,逾期任务自动亮灯预警,杜绝责任空转。
巡察办通过指挥大屏实时查看整改进展率、超期率等核心指标,针对性开展督导约谈,让“挂账督办”精准有力。
穿透式监督:佐证材料“链上存”,整改成效“可验证”
整改方案制定、专题民主生活会、制度建设、追责问责等关键环节资料实时上传系统,形成完整证据链。
引入群众满意度测评、第三方评估等数据,结合定量指标生成整改成效雷达图,实现结果科学评判。
联动攻坚:多级协同“一盘棋”,成果转化“长效化”
纪委监委通过系统直接调阅问题线索,组织部门在线审核班子调整方案,破除部门壁垒。
系统自动关联历年巡察数据库,对高频问题智能推荐专项治理方案,推动从“整改一个问题”到“治理一类顽疾”。
将已验证的有效措施转化为制度模板、风险预警规则,沉淀至巡察知识库,赋能下轮巡察靶向监督。
正如中央巡视组强调:巡视要坚持“系统观念、发挥综合监督作用”。数字化手段正是实现多维度协同治理的关键支点。